职业教育心得500字(职业教育心得1300字)

读《职业教育要义》的速度很慢,每一章节姜大源先生都有系统而精彩的阐述令我“驻足欣赏”,用心体会。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觉得处处稀罕,件件是宝,挪不动脚步,移不开目光,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姜大源先生关于“基于动态生成的基础观”的阐述,虽然只有短短两页纸的篇幅,但我以为,却触及到了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核心问题:我们如何看待学生?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我们都知道“适度教育”是最理想的,但目前职业教育做到了吗?其现状是“教育不足”还是“教育过度”?学生的发展基础是静态的、统一的,还是生成的、多元的?

教育要承担社会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教育还要担负起教育功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从教育功能来说,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然而,这个“基础”如何打?怎样才能“打好”?这就涉及到人们对“基础是构成的还是生产的”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姜大源先生对“基础的构成说”与“基础的生成说”作了分析、比较与阐释。其要点是:

“基础构成说”是一种建筑学的概念——“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教师是传授者、评判者,学生是接受者、被检验者,其结果是“学得多用得少”。“对职业教育来说,这成为一种‘教育过度’”。

现代的“基础生成说”是一种“生物学的概念”——“大树是小树长成的”。“教师是知识传递过程的协调者、咨询者,而学生则成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自我评价者,知识系统的掌握是个体内在觉悟构建的结果。”“对职业教育来讲”,这是一种“适度教育”。

“基础构成说”是“见物不见人”;而“基础生成说”则是“见物更见人”。

有了以上分析,姜大源先生总结说:“基础既不是事先完全打好的,因为基础的形成是个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基础的形成是个发展的过程。”同时,姜大源先生还提醒人们,“基础构成说”也不应完全否定,“尤其是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学科体系的知识构成依然是重要的。”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础扩展内因的‘关键能力’,是生成的结果,它是‘掌握知识的本领’”。

以上是姜大源先生的分析和推论,推论的过程与结果是令人信服的。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基础构成说”把人的发展基础看成是没有生命的、可以人为设定的、静态的“物质”,因而可以随意“浇铸”;而“基础生成说”则把人的发展基础看成是动态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换言之,人的基础本身就已经是“生成”的,在“生成”的基础上发展,其发展方式必然是基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因而也必然是“生成”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契合了姜大源的先生“基于动态生成的基础观”。

至此,我又要联系职业教育的现状的了。当下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生成”——无论是“基础观”还是“发展观”都是如此。

我们常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既然是动态生成,那么,每一个学生犹如一棵小树,形状不一、长势不同甚至是不同的树种。针对学生发展的这种特质,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做了哪些工作呢?

在职业学校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教师精心的“预设”(这当然是必须的),但鲜能看到课堂上师生的“生成”。说得苛刻一些,课堂上一旦没有了生成,也就不会有“教育”的发生。

在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习惯于面向一片“森林”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这当然也是必要的),而不善于对“每一棵小树”给予恰当的、适合于它的呵护。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对“集体”的控制,而没有对“个体”的关注,同样,这样的学校里也不会有“教育”的发生。

我们是固守“基础的构成说”,还是秉持“基础的生成说”,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用姜大源先生的话来说,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甚至是整个教育必须正视的一个根本问题。”

2017年4月3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午5:31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下午5: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