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邻居之间的矛盾

农村邻居之间的矛盾(农村和邻居闹矛盾怎么处理)

网友私信:

邻里相处:和谐的邻里关系,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用三分法思维处理人际关系的直播课里,有系统的讲解。

阿赟早上好,有一件事情让我久久“意难平”。我们家邻居今年翻建新房,刚好他们家院子里有棵很大的泡桐树,伐树的时候树干意外倒在了我们家搭建的彩钢棚上,我母亲听到屋里传出的巨响吓了一大跳,于是看了情况后就急忙跑去问邻居,邻居竟然讲“又没砸中你,你喊啥喊,不就倒在你家的彩钢瓦上了嘛,房子建好了赔给你”。

我母亲虽然气不过但作为一个农村妇女也不好多说什么,后来等我父亲回到家后去屋顶查看,发现彩钢棚的骨架损坏,已经有了安全威胁,我父亲就直接找邻居商量,毕竟有了安全隐患,这个不能等,需要越快修复越好,结果邻居怒了,就差扭打在一起了,现在邻居家的房子已经翻建完了,我们家的彩钢棚还没修。

原本我们两家的关系还不错,也没什么矛盾和纠纷,但邻居是个“盼人穷”,当初我们家在村里属于第一家盖起两层楼的家庭,邻居就不平衡了,后来我们家的日子越过越好,邻居家的儿子却因盗窃入刑,邻居的不平衡到了极点,不仅在背后说我们家坏话,而且还处处为难我们家,总之两家一直“不对付”。

现在我父亲找村里协调解决这个问题,但邻居却扬言“你们家是见我儿子进了监狱欺负人”,这明显是胡搅蛮缠,碰上这样的邻居,你说人闹心不闹心,为啥两邻居之间容易闹矛盾,以后到底该如何相处啊?

在农村,两邻居之间为啥容易闹矛盾?

对于网友的私信,其实在农村的实际生活当中并不少见,为啥两邻居之间容易闹矛盾呢,我个人认为背后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大体上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寸土不让的利己主义。

古代有个典故叫”六尺巷“,讲的是清代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傅以渐的故事,他的家人因与邻居起了宅基地纠纷,千里修书入京城找他撑腰,他的回信是“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到他的回信后惭愧难当主动让出三尺来,邻居也惭愧地主动让出了三尺,就有了“六尺巷”的故事。

对于农村两邻居而言,最容易产生或闹出邻里矛盾的诱因就是关于修缮房屋、侵占地界、建墙抹灰等问题造成的“领土纷争”,而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寸土不让的利己主义是矛盾难以化解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寸土不让的利己主义?其实就是“互不理解和互不相让”,这是一种非常自私自利的做人姿态,用现代人的话讲就是“格局太小”,本身两邻居之间只有一堵墙的阻隔,在所有房屋建设问题上难免会需要相互担待的地方,只要有一方不愿担待,矛盾就种下了种子。

第二个原因:隔墙有耳的话里话外。

隔墙有耳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出自管仲《管子 君臣下》,原文是“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意思指的是:隔着一道墙可能会有人偷听,如果无意或不小心说了不想让别人听到的话或秘密,很可能会泄露出去。

放在农村生活当中,本身两个邻居之间就紧紧相挨,东家说的话很可能被西家有意或无意听见,就可能会产生矛盾。比如东家在家里指责一个和西家毫不相干的人,而西家比较敏感觉得东家在故意指桑骂槐,话里话外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比如东家在家里聊一些私密的隐私话题,就可能被乱嚼舌头的西家添油加醋地在村里相传,话里话外就闹出了奇葩的事情。

第三个原因:攀比的作风淋漓尽致地体现。

在农村生活当中,攀比的风气近年来比较严重,而对于两个邻居而言,攀比的风气有可能被相近的生活距离而放大。

比如东家买了十万元的小车,西家心理不平衡就要卯足了劲去买十万元以上的小车;东家盖了两层的楼房,西家心理不平衡觉得东家影响了自家院里的采光;东家的儿女事业有成总是给家里的父母打钱买礼物;西家心理不平衡觉得好风水被东家占完了……

正是因为两个邻居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而如果有一方或双方都心理不平衡,日子就被拿出来不断去攀比,攀比的方向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长久以往下去,邻里关系怎能和睦,明争暗斗倒成了真实情况。

结束语:

在农村,两邻居之间的相处,一是要相互理解和担待;二是要做人做事光明正大并注重口舌上的隐私;三是保持平和的心态而不去做毫无意义的攀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月1日 上午3:06
下一篇 2023年1月1日 上午3: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