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生病了,你会怎么办?
有人会质疑,不好好上学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
对于孩子不听话,父母们头疼,每个人都在烦恼。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其实,这是一种自我攻击的表现。
孩子们不听话,其实是自我攻击的表现。
自我攻击这个概念,其实还是美国心理学家莎拉·F·肯德隆提出的。
人的行为,总是跟他的信念有关。
面对同一件事情,两个人的信念是泾渭分明的。
一个人的信念,一个人的信念。
我们效仿曹操的三棱两枝,信念。
人的信念,来源于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行为参照物。
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在孩子身上刻印的。
哪怕孩子变成什么样子,都可以从我们的言行中看到我们的“脾性”。
孩子生来就有向上的力量,不需要什么教育,就要受到父母的感染。
如果父母表现出来的是暴力倾向,那么孩子也会学着用暴力解决问题。
一个自律的孩子,肯定是一个内心丰盈的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反应各不相同,而有一种行为是暴力行为,会让孩子看到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会改变什么样的性格。
当父母焦虑、烦躁的时候,情绪不稳定的父母的情绪是被动的、悲观的,孩子也会有样学会两种极端:
一种是用自己的弱点跟父母的弱点进行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认定事情是对的。
当父母处于情绪中,父母的沉默就是孩子情绪的“垃圾”,他们会把孩子的情绪炸得更加糟糕,更加情绪化。
另一种是以暴制暴,把孩子的情绪垃圾扔出去。
但父母的行为就像是垃圾桶一样,扔到哪里都是“垃圾”,怎么教孩子认识垃圾、分辨垃圾、整理垃圾,才是真正需要父母做到的。
所以,父母要懂得管理情绪,不要让孩子受到的伤害,成为情绪的垃圾。
04
父母不做情绪垃圾桶,不做情绪垃圾桶,帮助孩子找到情绪垃圾,孩子才能有幸福力。
1.情绪垃圾桶:让孩子感到压力
情绪垃圾桶里的负面情绪,通常是孩子悲伤的时候最需要排解。
正如文章开头那位爸爸的经历,当孩子的情绪处于低谷的时候,爸爸没有帮助孩子去表达出来,孩子感受到的,是压抑和否定,而不是爱,或许孩子为了引起爸爸的注意,才会顶嘴,或许孩子是为了逃避责任,或许孩子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对孩子来说,爸爸的到来,终于让自己感觉到了爸爸的关心,感受到了安全,他就会用更多的努力去追逐眼前的目标,因为爸爸的接纳是他最大的动力。
对孩子来说,爸爸的爱,对他而言,是最大的安全感,所以,孩子才会用飞快的脚步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05
爸爸的智慧,足以撑起孩子
爸爸的爱,在孩子心中的分量大于孩子的重量,爸爸的力量可以撑起一片天,可以支撑孩子的一生。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爸爸对孩子而言,影响力比妈妈重要,爸爸对孩子而言,比起学习成绩,爸爸更应该教会孩子的是乐观、勇敢、独立、责任感、勇气、好习惯。
爸爸对孩子而言,是自己的榜样;而妈妈则是孩子学习的对象。
我们通过“校风”和“榜样”两个力量,来引导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格。
8
知乎上有个问题:
父母爱讲大道理,为什么大部分的孩子,反而没有焦虑呢?
有个高赞回答:
“妈妈爱讲道理的人,多是情感民主、情感民主,她给我们提供建议的人,总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好的机会。”
妈妈在讲道理的时候,也会征求我们的意见,给我们提供建议,但不代表我们完全遵从。
因为孩子才会在人生中,慢慢学着思考自己的人生,学会承担后果,学会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