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为啥有的家庭相处更融洽了呢(疫情期间家庭和谐)

疫情期,为啥有的家庭相处更融洽了呢(疫情期间家庭和谐)

邻里相处:和谐的邻里关系,是每一个家庭必备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让孩子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在讲如何用三分法思维处理人际关系的直播课里,有系统的讲解。

本轮疫情爆发后,我一直在心理科临床一线接诊各类患者,也看到许多家庭的喜怒哀乐。其中既有在隔离期矛盾加剧,闹得不可开交的家庭,也有家人之间感情变得更融洽的案例。

之前讲座都在讲疫情期大家应该怎么应对负面情绪,怎么保持心理健康,估计不少人会有一些“审美疲劳”。今天咱就换一个角度,用实打实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在疫情期相处得比之前更愉快的家庭究竟都经历了什么?以供有相似困扰的家庭借鉴参考。

家有小学生的A妈妈:疫情期我在小区做志愿者,有机会接触不同的邻居,看到了不少和我家小孩差不多大的孩子是怎么和家长相处的。我就发现其实小孩都差不多,都不爱上课,都想玩,好像那种天生爱读书的孩子还是少数的。以前我总想不通,怎么我就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个又难搞,又不爱读书的小孩。现在我释然了,接受儿子不爱读书这件事了。现在我也不每天一件件事都盯着他做了,只跟他说清楚基本要求是什么,剩下的让他自己安排。发现放手了,他反而变得自觉主动了。

家有青少年的B爸爸:每次下楼做核酸排队时,我都会有意无意地观察那些和我家孩子年龄差不多的青少年,看看他们是啥样子。我就发现啊,原来现在好多青春期的孩子都喜欢弯着腰,勾着背,排队时大部分都是低着头看手机,无精打采,对大人一副爱理不理,懒得多说一句话的样子。后来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所谓青春期的孩子应该很积极阳光、充满活力,应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这些只是我们那个年代的观念。现在的孩子可能就是这样,他们不觉得自己应该在大人面前得表现得有多积极阳光,他们就觉得“我就丧一点,难道不可以吗?”这么一想,我家小孩好像也不能算是特例。既然不是特例,那我就接受这样的他吧。

C家的青春期女儿:我以前就挺享受emo的状态的,有啥不开心时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想说话,不想别人总来问我、烦我。以前我父母不理解的,他们总说‘你还这么年轻,怎么能一天到晚垂头丧气的呢?你要积极一些啊,多出去走走运动,不应该这么消沉。得把烦恼都说出来,这样才会好啊’,我就会觉得特烦。这次封控后他俩都出不了门儿,经常听他们在电话里和同事领导吵架,吵完后他俩也喜欢一个人呆着。那天我妈也不知咋滴突然跟我说:“女儿啊,现在我才体会到烦的时候一个人待着有多重要,真的不想和别人说话,看到身边有人都觉得烦。看来妈妈以前真的是不理解你,误会你了”。听她这么说,我觉得她好像稍微理解我一些了。

家有中考生的D爸爸:以前我工作特别忙,每天基本不着家,很少有机会近距离了解我女儿每天的学习和生活究竟是啥样,所以当时每天回家后听说孩子在学校表现又不好了,作业又不想做了,听她说累不想学的时候,我就特急,也没心思听她解释。因为我小的时候觉得那些功课不难啊,而且在学校读书可以和同学玩也挺开心,我想不通女儿怎么就能不喜欢学习呢?这段时间待在家每天听女儿上的那些课,我才发现他们的课原来那么难,作业那么多,学得那么辛苦。我才意识到原来时代真的变了,早不是我小时候那个随便学学都能考好的年代了。我现在也不催她,不怪她了,也愿意听她讲她的烦恼了,还是觉得她开心健康最重要。

和儿子一家同住的E爷爷:以前我总觉得我儿子儿媳自己都是小孩,觉得他们管不好我孙子,所以每次看见他俩管小家伙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要去指指点点,结果每次大家都搞得很不开心。这段时间我们一大家子人被封在家,我看两个年轻人(儿子儿媳) 每天在家里处理工作,和同事老板打交道讲话,发现他俩其实挺厉害的,好多事儿我都处理不好,他们几下就搞定了。我才意识到原来他们也是大人了,看来以后我得放权了,管教孙子的事儿不能再插手那么多了。

喜欢加班的F先生:以前每天下班后我总是选择在单位加班。现在想来当时我是在无意识逃避,我不想回家,因为怕回家后老婆又要跟我抱怨孩子哪儿哪儿不好,给我苦瓜脸看。结果这次疫情封控,我们算是被逼着每天在家里朝夕相处,不得不面对对方。结果反倒是有机会把埋在心里多年的不满放在台面上跟对方说清楚了。而且我后来发现,我老婆还挺有本事的,疫情期她在家学会了很多新菜,天天做来投喂我,挺开心的。

一直抱怨丈夫的G太太:以前我老公工作忙,很少回家。我一个人带孩子特别累,希望他能多帮我,但每次他一出手,我又觉得他啥都做不好只会帮倒忙,就老凶他,后来搞得他也很挫败,躲得远远的啥都不做,而我就像个怨妇一样怨气越来越大。这次居家管控,终于有机会看他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我发现他带娃的方法还蛮管用的。遇到孩子有状况时,我老公一般第一句是先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然后等孩子说完再去和他讨论。以前我觉得我老公这种方法简直是浪费时间,现在发现其实还蛮管用的,孩子喜欢和他玩,脾气发得也少了。

之前总和父母吵架的H女孩:居家隔离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家那真叫乱成一锅粥。基本上除了睡觉,一天24小时其他时间父母都在盯着我的学习,谈他们的工作,感觉我们家的空气里只有成绩、业绩。而且我父母进我房间也从不敲门,一点都不尊重我的隐私。后来我emo了,不想活了,他们才被逼着改变。现在好一点了,起码他们进我房间前会敲门了,我也不随便进他们的房间和书房,大家算是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间吧。还有我们也说好了,非工作和上课时间在家不谈成绩和工作。怎么说呢?生活和学习工作,家人之间还是要像这样划清界限的,否则太累了。

因手机使用跟孩子吵架的I父母:现在想来,之前我们在管孩子用手机时和他订的协议算是一种“不平等单边条约”,因为只规定了对他的要求,还有如果他做不到要接受什么惩罚。后来发现这个东西不管用,说好了他不做,我们就听医生的建议,和他谈“双边条约”。说清楚我们希望他做什么,还有反过来他希望我们做什么,再把相应的奖惩措施也谈好。现在和儿子相处挺好,他也接受我们的新条约。

如果我们仔细总结上面的例子,可能会发现这些家庭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大家会好好听对方把话讲完,试着去理解对方的意思和需要(比如D、F、G)。

2. 愿意真的换位思考,体会到底对方生活里的痛苦和快乐是什么(比如C、D)。

3. 愿意接受那些和自己原来认定的真理不一样的事情和想法(比如A、B、D)。

4. 能给生活娱乐、学习和工作都留出位置,在时间上给这些事划清界限,也能在空间和情感上尊重家人各自的隐私(比如H)。

5. 家人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不越俎代庖手伸得太长去管别人的事(比如E)。

6. 愿意发自内心欣赏彼此的优点(比如E、F、G)。

7. 能接受彼此的情绪,也接纳“我的家人有不高兴的权利”这一事实(比如B、C)。

8. 能直面彼此之间的冲突和需要(比如F、I)。

9.带着十足的诚意去彼此妥协,找大家都能接受的“双边协议”(比如I)。

如果您也在面临相似的困扰,不妨看看上述做法里有哪些是适合您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3日 上午11:07
下一篇 2022年10月13日 下午1: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