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陪孩子度过第一个叛逆期(帮孩子度过叛逆期)

怎样陪孩子度过第一个叛逆期(帮孩子度过叛逆期)

最近发现家里两岁多的孩子脾气变得有些固执叛逆。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必修的课程,国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是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的培养,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3年的家庭教育服务经验总结:家庭教育应实现三个目标:第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第二个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个孩子的完成学业,家长你认可吗?

注意到他出现这样的转变,是在某个晚上。让他临睡前刷牙,他对着我大吼,“我不要我不要我不想去!”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是目前日常都处于这样的状态。

你对他提出要求或者命令,他就会拒绝,我行我素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不仅如此,孩子还会指挥你,如果不按照他的意愿去完成,就会给你说教。

再不听,便不遗余力地跟你闹……

种种表现都十分让人头疼,真想把熊孩子揍一顿。

 

人类幼崽到了两岁多,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性格转变呢?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5到3岁的幼儿处于心理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岁半之前婴幼儿建立起的心理安全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具备清晰的自我意识,并且会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判断家长的要求。

通俗地说,就是孩子开始具备自我意识,在自我与世界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界限感。

孩子开始对你的要求做自己的思考,因此这个阶段即进入“可怕的两岁叛逆期”,同时也进入了塑造孩子行为的关键期或者是敏感期。

进入第一叛逆期的孩子都会出现哪些典型特征?

1、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针对这个阶段的儿童进行研究,其数据显示二至三岁的孩子处于语言、符号、社交、控制情绪,嗅觉,视觉等多个敏感期峰值,这也就意味着儿童在这个阶段对知识的需求量更大。我们也不难发现,孩子会更加喜欢缠着自己问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2、性格会变得更倔强,以自我为中心。

“我必须要把这个布娃娃放在这里”,“我就是要自己去拿东西”,“我想要现在就吃薯片”,这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出来的态度,很倔强很有主见,他们坚定地想要事情按照他们的想法去执行,甚至认为我所有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如果父母不同意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

3、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生命。

在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2-7岁处于儿童前运算阶段,他们具有“泛灵论”思想,将生命赋予一切物体之上,他们认为外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例如,“我们不要踩小草,它会痛”这就是儿童阶段“泛灵论”的体现。

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自我意识萌发迅速。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三岁前的在是不断地积累和收集信息的过程。三岁后,他们逐渐将这些信息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运用的收集知识去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想法。

由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可能没办法很好地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就导致他们更加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及偏激的行为。出现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却因为叛逆的表现被更多否定的现象。

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要因材施教,更加有耐心。

具体该如何引导?育儿专家给了一些建议

首先一定要避免打骂的暴力沟通。

有一些家长本身性格比较暴躁,再加上孩子表现得比较叛逆,就认为他们是在故意找茬,因此会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情况。但往往这种方式会让孩子不再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

其次,在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选择丰富生动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把对他们的要求用聊天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让儿子去刷牙,如果他正在看电视的话,他就他给我的回答就是我不!我就会说安琪这一只小猴子要告诉你一件事情。儿子一听就会好奇地问我小猴子在哪儿?这个时候我就会告诉他,你自己过来瞧瞧,它刚才还问我安琪在干嘛?于是儿子就会被吸引过来,走到卫生间刷牙。

站在儿童的角度与孩子沟通,会提高沟通效率。

不仅满足了孩子的童心,而且拟人化的表述方式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最后是注重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例如催促明早起去托儿所的孩子赶早入睡,可能会被他拒绝,直接就回答“我不”!这时候,我通常要先问孩子不愿意去托儿所的原因,也有一部分的家长听到孩子这样的回答,会很生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将后面的对话进行下去。

告诉他们“不愿去上学是不对的,不想去也要给妈妈说出理由。”问清楚原因之后再通过简短的引导式的对话,引导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交流,能够让孩子也了解到父母的想法。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尽量地注意自己和孩子说话的语气,避免再以命令的方式跟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

结语

也许对于每位家长来说,家里有一个叛逆期的孩子都是让人十分头疼的事情。但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对于他们的成长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因此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来引导这个阶段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适时而教,我们的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上午10:26
下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下午12:20

相关推荐

  • 熊孩子不听话家长教训

    熊孩子不听话家长教训教训 熊孩子不听话家长教训 熊孩子不听话家长教训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棍棒底下出孝子 小区里两位…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3日
  • 辍学上大专

    辍学上大专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本科或高中学历,选择上大专。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因为大专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点咨询免费…

    孩子教育 2023年9月6日
  • 女儿不听话妈妈帮孩子洗头

    女儿不听话妈妈帮孩子洗头 宝宝不听妈妈的话妈妈帮她洗头 女儿不愿意洗头妈妈帮她洗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提学习成绩的6个步骤》的电子书 女儿喜欢的一件…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5日
  • 不许孩子玩手机的通知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最近,我们注意到孩子们在使用手机方面的行为越来越多,这对我们的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通知大家,从今往后,不允许孩子们在在校期间使用手机。 点…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19日
  • 孩子不听话 爱打人 哭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 爱打人 哭怎么办 很多妈妈遇到这个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劝孩子:“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有时候孩子自己想要好好地玩,不想吃饭,不想洗澡,不想说话,不想刷牙,不想收拾玩具…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6日
  • 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怎么教育

    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也是许多家长都面临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克服这种问题。 1. 与孩子沟通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右学赖颂强讲如何30天改善孩…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3日
  • 不听话叛逆孩子读哪些书来引导

    不听话叛逆孩子读哪些书来引导孩子成长 作者:董小菁 看到一个妈妈说,她家孩子自从上了初中就不听话,让他看书就非看不可,怎么说都不听,有时候惹得她想打孩子一顿。 点咨询免费领取《左养…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2日
  • 小孩子一点都不听话

    小孩子一点都不听话,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有这几个原因: 1. 孩子总是喜欢搞破坏,引起父母的注意 2. 孩子脾气暴躁,说不得,骂不得,是许多家长的通病,在家里就是拳脚相加。 …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3日
  • 专门管教不听话孩子的学校

    专门管教不听话孩子的学校哪家正规 曾经面对无数家长这样的描述: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回家跟你说以后不准干坏事,但是你不在家,孩子就不做作业,甚至跟你对着干。我也没见过孩子…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0日
  • 孩子总是玩手机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解决

    孩子总是玩手机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解决?(对于小孩玩手机怎么管) “孩子有网瘾,整天憋在家里上网,一天到晚地玩手机,一说他就发脾气,怎么办?”在医生看来,这个问题也很普遍。 孩子教…

    孩子教育 202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