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二在校不听话,在家整天睡觉打游戏,疫情期间家长要多帮帮我。
案例:
闺女初三,学习成绩不好,学校管理比较严格,经常来学校和我谈心,希望我能帮她把成绩提高上去。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最近,我发现她好像不想上学,经常躲在房间里打游戏,还扬言要自杀。
这可把我和她妈妈急坏了。我们急得跳脚,又不敢硬逼,求助亲戚,求得理解。
自从孩子迷上网络游戏,我们就很愁。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月多了。甚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父爱缺乏综合症”:
时常通宵打游戏,甚至不吃饭不上学。
经过老师的沟通与帮助,和孩子和妈妈一起制定了一个方案:
每天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只能玩两个小时,而且在内容上需要家长和孩子商量后同意。
同时,妈妈也会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进行一些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逐渐地沉迷游戏,拒绝上学,消极怠工,又一头扎进游戏的世界里。
直到高中毕业后,孩子依然沉迷于网络游戏,只要妈妈劝她不要过度游戏,孩子就会发脾气。
在深度催眠下,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自己的游戏世界是这样的:
我不想那么累,可是一想到游戏,就会被打上瘾。
渐渐地,她不玩游戏的次数越来越少,也不玩游戏的频率越来越高,慢慢的,她开始有了可以不被父母管控的念头,玩游戏的时间也在减少。
我真的很担心,这样下去,她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了,实在考不上了,就废了,以后可怎么办?
也有家长说,如果把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干别的,比如追剧、看漫画书、逛街、做运动,反而不是很好,我要舍弃一些东西。
为什么?
我在玩游戏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些事情都做完,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完成,但是没有完成,这在当时肯定是不对的,孩子做起来肯定会有难度大的时候。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的游戏玩得特别好,要改变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是去了解孩子玩游戏背后的动机。
第二,你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是要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
做一个孩子的玩伴
一个孩子如果一直都沉迷于游戏,那他是不会听你的话的,甚至你说的话他都不愿意听的。
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沉迷于游戏,就必须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一点一滴地去了解他的爱好,或者是带他去远离游戏的世界。
第一,要想让孩子对游戏更感兴趣,父母必须要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
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也有坏的。
很多人之所以对游戏如此沉迷,就是因为把它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让自己完全可以不学习,完全可以不参加游戏,可以和父母去逛街,可以和同学去逛街,甚至可以在家里玩游戏,但是,他很难对游戏这个爱好起到长久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因为游戏确实有很强的回应性,可以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
大部分孩子沉迷游戏,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的陪伴少,另一方面是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归属感,自然而然的就会沉迷游戏。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要有底线,不能让孩子觉得游戏和父母的距离就这么远了。
另外,父母要有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耐心,要给孩子时间,不要让他觉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父母的要求,要给他时间,让他慢慢去适应。
首先,多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跟孩子互动,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
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满足孩子的游戏意愿,父母要多跟孩子互动,多跟孩子交流,这样孩子的愿望才能满足,时间长了,孩子的思想就会不局限于游戏,自然也会有更多的爱好和更健康的心态。
其次,适当放手,对孩子的要求要明确,不要过分地溺爱,一定要严格要求,给孩子树立底线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