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惩罚

2023年3月15日00:22:05皇帝的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惩罚已关闭评论

皇帝的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惩罚?

现在家长都怕孩子犯错,怕孩子犯错误。所以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就会通过惩罚来惩罚孩子。惩罚孩子的同时,家长们会约束孩子,这就导致家长们的管教变得有些力不从心。

要知道,犯错误就一定要受罚,才不会使自己的孩子受到惩罚。那么孩子不听话该怎么惩罚呢?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惩罚的形式要多样化

有些家长认为惩罚孩子应该“惩罚”,有些家长觉得惩罚会让孩子受到惩罚。那么如果惩罚和剥夺意义在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惩罚的不同作用。

惩罚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惩罚的用处就是惩罚中包含限制错误,限制了行动的自由,限制了潜能的释放。

正是因为惩罚明确了孩子的行为边界,让孩子在惩罚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是在剥夺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之后,孩子对自我的探索被剥夺了,他就不会去探究自己的内心,也就无法再与人进行沟通了。

惩罚的方式就像是一种冷暴力,让孩子不敢与别人交往。

当我们越是排斥孩子的不良行为,越是不想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孩子就越会产生更多不良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其实可以把孩子比作是缩小版的成人,而我们其实是缩小版的成人。

从对孩子的过度惩罚,到有的父母把孩子保护得太好,结果就是孩子的恶,难以用健康取代。

这也是《正面管教》一书的作者麦克斯维尔·梅尔兹在其著作中提出的理念。

孩子的每一个坏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过失。

你越是禁止和批评孩子,孩子就越是喜欢使用这些手段去反抗你。

而不是真正的接纳和认可。

就像那个心理学家说的:

“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担心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所以才会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是有条件的,是不需要被需要,自己的感受才是爱的。”

你的打骂不仅仅会伤害到孩子,而且会让孩子从此以后,不相信自己的感受,对别人也不信任。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有清晰的规则,不把自己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混为一谈,而是要建立孩子对我们的信任。

你可以告诉他:“你今天的这种表现叫做乖巧,你这种行为叫做乖巧,我相信你是有自己的主见,你要表现出来让我们很开心的样子,你把这个行为告诉爸爸,我们一起帮助你。”

而不是说:“你这个行为让爸爸不高兴了,我们都不喜欢你这样,你还是把这个行为告诉爸爸好不好”。

请问这样的话,我们就说出来了,你看,我们说出了孩子的心里话,孩子会觉得我们是理解他的,他也就愿意跟我们沟通了。

当孩子和你说出来不开心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回答呢?

这里有三种回答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第一种,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是不是觉得很委屈,很生气,你的情绪跟妈妈说说出来,妈妈会很乐意帮助你的,然后呢?

第二种,告诉孩子你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可以跟我说啊?

第三种,告诉孩子,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说说,妈妈会一直支持你。

第四种,你觉得生气的时候,可以和我说说,然后呢?你觉得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呢?

这样呢?你试着让孩子把你的感受说出来,我相信你也会更加认可你的。

第五种,装作不知道,给孩子写一封信,写一封信,告诉孩子你的心情,你的感受,孩子特别会理解,孩子也特别容易理解,因为你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这个时候他的情绪、想法往往也就比较容易表露出来。

那么,你可以在信中告诉孩子:

第一,妈妈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而不是一个不喜欢学习的人。

第二,你可以自己先调整一下,这样做的话,你也有能力去支持孩子的一些想法。

因为,你也有能力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一直唠叨个没完没了,到最后甚至开始指责孩子。

第三,不要因为父母的争吵而改变你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之前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了一个高中生小勇在父母的争吵后离家出走的故事。

小勇选择了报警,却因为怕父母的争吵而选择了不报警。

后来警察在孩子的书包里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晚上11点了,你们好吗?”

“好的,爸爸妈妈,今晚爸爸妈妈不吵架了。”

自此之后,小勇就变成了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可很多人都以为,做父母的有时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可事实上,有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和语言里,蕴藏着很多暗含着孩子的无助。

《无声的告白》中的一位老师伊夏,就因为抑郁症发作,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从没有告诉父母和老师任何关于他生命的事情。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