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很不听话,总是和家长对着干,有的时候家长不管他们,他们自己却很听话,这样的孩子是怎样的?
(1)故意和家长对着干
小明是一个初二学生,每天回家之后总是在房间里玩游戏,家长一气之下打了他一巴掌,但是也没有用,后来过了好久,孩子又来找他,说已经关了房间里的游戏了,在打过了几次之后,再也不下,这回真的不玩游戏了。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2)喜欢跟父母对着干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很多共同话题,所以孩子特别“宅”。如果你关掉孩子的网,不让他跟外界接触,那么孩子可能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而在网络世界里面,孩子很容易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很多的共同话题,孩子的朋友圈扩大了,他的世界就不会孤单,慢慢地就会对网络产生依赖。
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戒掉游戏瘾呢?家长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人际关系的原因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游戏的问题,就会让孩子沉迷在虚拟世界里,在游戏世界里他会有一种成就感,这让孩子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
其次,家庭教育的原因
如果父母总是打骂孩子,孩子的情绪就会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家长交流。
最后,父母的不作为,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爱自己,不关心自己,不重视自己。
有时候孩子会认为父母总是拿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来比较,使得自己也变得自卑,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但是,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孩子,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心理状况,甚至连理解孩子的心情也很少,甚至会让孩子产生“我都是为了你好”的逆反心理。
在这种“包办一切”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很难树立自信心,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
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心态,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健康的成长环境,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面对,而不是自己去解决。
2、让孩子劳逸结合,学习上不做太多主观选择,给孩子留一些自由空间
“长时间的学习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这里的主观原因,往往指的就是学习动因。
一个人在幼年时期的学习活动,是精神需求的体现,也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有些孩子之所以厌学,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长把学习看成了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 孩子被父母安排, 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自己无法胜任,因而产生了厌倦和厌学的情绪。
还有的孩子,平时在学习上比较努力,但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时,无法独自应对,也无法独立自主的去解决问题。比如考试前一天晚上,孩子熬夜写作业,那么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帮忙做就是了。这样,当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不会轻易的去逃避,而是会积极主动的去面对。
3、适当的进行奖励。
奖励是对孩子最大的激励,但也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给孩子奖励,而不给孩子适当的奖励,那么孩子就会因为奖励而做出很多的错误的行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需要给孩子适当的奖励,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并且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去克服困难。
这种奖励是有积极意义的,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奖励一些小礼物,或者是孩子平时在学校的努力学习,或者是孩子的一些好的表现等等。
这样的话,既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能够让孩子意识到,在生活中,学习并不是只有考试,如果每一次都能够达到优秀,那么孩子就会渐渐的去学会学习,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慢慢的明白,学习并不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情,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不断的去努力,才能够不断的去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