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婆婆打孩子怎么办?
问题 ......
作为一个东北女人,不知道我们有没有同样的体验: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父母如何帮孩子提升学习内驱力?
第一步、家长的认知观念,稳定自己的情绪与能量场,能静下心分析导致孩子叛逆厌学原因;
第二步、家长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技巧,减少唠叨,学会用我信息、GROW沟通、NLP亲子沟通等沟通技巧引导孩子;
第三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厌学情绪的疏导;提升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等;
第四步、协助孩子处理好师生同学关系;让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五步、引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目标等,让孩子提升学习责任心与学习效率。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厌学》的电子书
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一起回家,一起上学,总之,每天把我带到家后,孩子一定要和我好好地说,我只要说一遍,他就立马就表示听懂了,耳朵也不再像以前的听和看了。
如果我的唠叨引起了他的反感,他会说:我听了半天了,原来的道理我都懂,就是不愿意听你的唠叨。
像这样的情况,相信大多数家庭都遇到过。如果您也是这样的情况,那就真的别唠叨了。
那您就不能再唠叨了,您的唠叨就得去说。
一、唠叨是孩子青春期的常见的“防御机制”
有没有发现,您跟孩子说的话,原来他爱听的。
可是为什么他还是老样子,让您受不了?
我们说他和妈妈的沟通,常常是不欢而散。
您再好好跟孩子说话,他不听,您也无法跟孩子好好说话了。
您把他当做三岁小孩子,他如果能听得见您的话,他会乖乖听话。
您说的话,他就听不进去,他不想理你。
您的话,他又不想听,不愿意听的话,他把你的话当成一种噪音,对吧?
02
尊重孩子的隐私
有些父母,什么事儿都想过问,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非常反感。
有的孩子明明已经长大了,但是父母却还一直觉得他是个孩子。
所以,孩子在这个阶段,非常需要隐私,不想侵犯。
如果孩子的隐私,父母要尊重他,孩子才能把他当成真正的朋友。
《孩子:挑战》中说:当孩子感到被尊重时,才会有归属感、价值感和被爱的感受。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给孩子留下一个固定的家,孩子在家庭里失去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他就会去手机里寻求安慰。
想要孩子不沉迷手机,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的陪伴。
当然,对于孩子而言,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1. 不盯着孩子的事情
有的父母喜欢盯着孩子的事情,一旦孩子有问题提出要纠正,马上训斥孩子:
“我说过多少遍了,每次你都这样,你的事情你做不好!”
这种方法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更容易被激怒。
当父母不盯着孩子做事,而是专注于孩子的事情时,孩子也会有所回应。
即使孩子一次次地失败,父母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无助,这种感受会慢慢消退。
2. 你要试着去理解孩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森·杜布森曾说过:“如果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断地责备和打击,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会感到痛苦,故意做些伤害自己的事,来报复父母。”
曾有一个妈妈说:“我在家里经常批评我的孩子,他明明都快跑到门口了,还一直问我为什么?她的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差,还不爱学习,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她真是太累了!”
父母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习惯性地替孩子做决定,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一律采取“不”字开头,这样做,极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要求过多、过强,或者是因为孩子做得不够好而造成的,就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爱,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孩子也会对家长产生怨恨,继而形成逆反心理,不愿意与家长沟通交流。
家长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他们的后盾,如果孩子遇到难题时,是因为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而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他就会感到更加委屈,甚至感觉到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