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辅导员团队(辅导员团队建设)

打造一支辅导员团队(辅导员团队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保障,更是高校未来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辅导员工作的理念从“辅导员队伍建设”转变为“辅导员团队建设”,方式从“外部协同”转变为“内部聚合”,目标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转变为“服务师生双向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应运而生的必然结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逐级打造责任型、创新型、研究型“三型辅导员团队”有利于以集体之力抵御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攻克业务难题、降低工作压力、化解工作危机、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进而形成团队价值观共识和传导,通过知行合一、守正创新、深耕主业,发挥辅导员团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乘数效应,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行、先行、真行。

职场工作:每一个孩子成年后,都会出来社会工作的,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时,就是需要按社会的准则来培养孩子,包括了人际关系的处理,职场的规则意识,团队合作,抗挫能力等,这些是每一个成年人在职场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辅导员团队是通过积极协作、集体责任、个人责任以及彼此间优势互补来完成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员群体。受学科背景多元、研究专长多样、个性特点不同等因素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影响,辅导员团队应牢固树立“跨界”和“融合”思维,以工作理念为先导、工作目标为方向、工作职责为保障、工作方法为路径,把工作共识升华为文件学习到位、方法指导到位、要求执行到位、结果反馈到位的工作习惯,发挥辅导员团队的最大优势,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的更细致、更精准、更高效。

工作理念共识是推动工作的先导。面对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00后”大学生,辅导员团队应“以老带新、共享资源、碰撞思想、协同进步、群策群力、共育成果”的工作理念,将生硬的教育管理转变为生动的服务引导,坚持基础工作年级做,如奖助学金、数据统计、班级管理等工作,重点工作全员做,如就业指导、心理排查、学生党建等,为学生守护人身财产安全的底线,筑牢思想价值引领的高线。

工作目标共识是良性发展的动力。辅导员团队的持续性良性发展需要将个人目标融入到团队目标中,将团队目标分解到个人目标中,促进成员认同比自身利益更高层的价值,从团队初级目标、阶段目标、终极目标确立和实现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团队稳定性和向心力。辅导员团队更应以成立辅导员工作室等形式搭建组织平台,将辅导员优势进行系统整合,让学生在接受教育和指导中更加明晰成长定位,让辅导员在亲历育人环节中提高专业水平,以达到学生和辅导员“双向成长”的目标。

工作职责共识是协同成长的基础。辅导员团队应坚持人职匹配、梯队发展、横纵交替、分层分类原则,细化工作模块,优化团队结构和分工,让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事历练专业的人,形成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优。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围绕中心、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谋划全局;学生工作秘书聚焦重点、寻求突破、细心指导、凝练特色;年级辅导员明确任务、着眼长效、抓好模块、扎实落实。年级辅导员在横向上做好年级日常教育管理,把具体性工作做细,在纵向上做好2-3项党建、团建、学风、就业、心理、新媒体、易班等模板工作,把局部性工作做专。学工秘书发挥中枢神经作用,把控工作节奏,督促工作落实,指导工作细节,确保工作质量,把整体性工作做强。

工作方法共识是增强实效的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点多、线长、面大,辅导员团队应在第二课堂和网络课堂阵地建设上坚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体”的工作方法,构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沟通反馈机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学生个体为点,同类学生群体为线,不同类别线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面。点是关键,针对个体情况,采用“精准”对接法,解决个性问题;线是类别,针对群体共性问题,采用“互助+自助”法,解决学生成长困惑;面是基础,采用“主题对话”方式,做好面上整体基础性工作;体是目标,将学生内部的“点式”、不同类别间的“线状”和不同年级间的“面上”教育引导结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传承”中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做好加法和减法。高校辅导员队伍最大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团队在克服流动性大的问题上必然是在传承思想、传承经验、传承作风的基础上,对“精华”部分加以提炼、重组、整合,在学生成长引领上不断做加法,使之适应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如结合大学四个年级学生不同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将教育阶段分为红色启航期、蓝色前进期、绿色掌舵期、橙色续航期,设计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做好“精准”教育的加法;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中过时的、过期的、过度的“糟粕”部分加以取缔、纠正和修减,使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轻装上阵”,如在团学机构“瘦身”上不断地做减法,合理精简社团、团学部门机构,聚焦培养“创新型、服务型、能力型”学生干部。

在“创新”中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范式。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时代性、实效性和实践性,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前的第一生产力。而创新不是“一阵子”的事,是通过“创新”,激发成员活力,在横向上互补,纵向上协同,发挥1+1>2的叠加优势,创新也不是对一项具体工作的创新,而是工作思路、内容、方法和载体的创新,是逐步探索形成的一套固定的“范式”,以系统性思维持续不断推动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团队是创新工作最核心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要积极发挥横向上互补、纵向上协同的联动作用,通过“思想上跟进学、引领上争优行、行动上创新做”,具体推动学生党建、学风建设、生涯教育等工作质量上的创新。

高校辅导员既要做有思想的行动者,更要做关注实际问题的研究者。从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的文本分析结果来看,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是优秀辅导员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辅导员一定是研究型辅导员,优秀的辅导员团队一定是研究型辅导员团队。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自身对辅导员科研工作要走出“不务正业论”“耽误主业论”“社会分工论”的误区,从心关、眼关、手关、人关入手,树立辅导员“要用科研的视角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培养科研意识、问题意识、学习意识、团队意识,把工作经验上升为科学研究,工作团队上升为科研团队,实现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双提升”。

在工作实践培育科研成果过程中提高辅导员团队的理论研究能力。理论源于实践,又对工作实践产生指导和推动作用。高校辅导员任何一项职业功能的发挥都需要有相关学科背景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理论功底作为支撑。从党团班级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危机事件应对等辅导员九大职业功能出发,辅导员团队要以项目化形式围绕“发现问题-梳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有针对性地弥补辅导员因个体专业背景多样化而导致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找到自身专业知识与工作所需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点,找到日常工作和科研训练中的平衡点、交叉点、创新点,通过“上岗阶段撰写新闻稿件适时宣传日常工作,初级阶段撰写工作案例定期形成典型经验、中级阶段撰写调研报告全面分析当前现状,高级阶段撰写科研论文系统凝练理论成果”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训练辅导员的科研思维,进而达到辅导员团队之间的科研优势互补、育人能量聚合、科研成果共育的目的。

在科研成果反哺工作实践过程中提高辅导员团队的实践研究能力。辅导员科研的目的最终应落脚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运用,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编写教材等,而是在科研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更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辅导员团队要以“立一个项目、破一类难题、出一个亮点”为导向,通过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形成一组工作素材、完成一份项目报告、制作一部纪实短片、刊发一篇宣传稿件,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形成优秀工作创新成果,用“项目思维”促进理论与实践项目“成果式”转化和“品牌式”提升,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与栽培。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复杂的形势,辅导员要做好“拔节孕穗期”的耕种人,不光要有“干事”的能力,更要具备“谋事”的素质,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逐级打造责任型、创新型、研究型辅导员团队,不仅有利于满足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需求、满足学生成长成需求、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需求,更能够实现辅导员和学生的“双螺旋式”成长,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向共行”上实现理论培育、实践引导、灵魂塑造的根本统一,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高校辅导员的力量。(李洁 张成凤)

作者简介:

1.李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秘书。

2.张成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来源: 光明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日 下午5:59
下一篇 2022年12月2日 下午6: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