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谈商战》系列讲稿连载之二:《商战36计360法》连载之一

《商战36计360法》连载之一

马金山编著

第二节 学习《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粗浅感悟之一

我看《孙子兵法》

欢迎来到《金山谈商战》系列讲座之二:《商战36计360法》。

上一讲,我跟大家分享了:《前言》。这一讲,我跟大家分享。学习《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粗浅感悟之一:我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首先是兵学圣典。在中国,它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在世界上,它是三大兵书之中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作(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和宫本武藏《五轮书》)。《孙子兵法》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但它不仅仅属于兵学,而是以其精辟的思想,成为人类竞争发展各个领域都可受启迪的智慧学。这部蘸着血写出来的人类竞争发展的智慧学,是人类智慧至今无法企及无法逾越的高峰。

对这门博大精深的智慧学,如果要求必须用一个字来高度概括它的精髓,这是一个什么字呢?积20多年来的学习研究,我认为:《孙子兵法》的精髓就是:柔。

为什么这样说?

第一:从核心思想上看,柔是《孙子兵法》的精髓。

孙子是战神,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恰恰是从根本上反对战争的。孙子拥有的是“中国式”的兵学智慧,其武道是“止戈为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善战者也”,这是孙子的名言。“不战”是柔,而“屈人之兵”是刚。以柔克刚,是《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以战争消灭战争,是孙子的最高理想。

第二:从形态上看,柔像水一样,有无限的形态。

水在杯子里是圆柱型,在饭盒里是长方体,在湖面上它水平如镜,在大海里它波涛汹涌,在悬崖上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总之,水是无形的。正如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因此可见,无形是有形的最高境界。

第三:从内在属性上看,柔就是软的,轻的。但柔不是弱,它是软中透硬,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因此,柔是刚的最高境界。

比如弹簧,对它一使劲,它就后缩,对你显示出柔和软。但它的后缩,不是示弱,而是在吸收你的能量,积聚它的能量。等你一松手,它就会反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这就是柔中有刚。美人计之所以得逞,是以柔来体现的。可谓柔情似水,风情万种。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什么呢?因为是用软刀子割头。反之,施计者如果是丑八怪,是母夜叉,就会使男人望风而逃,美人计也无法得逞。

因此,柔是刚的最高境界。

第四:从东方文化这个范围来看,柔的分布很广,可以使人产生很多联想。

比如龙,平常它躲在云里雾里,藏身大海深潭,无影无踪,这就是它的柔;但只要它一露面,往往张牙舞爪、风狂雨暴,这就是它的刚。比如打太极拳,看起来如行云流水、飘飘欲仙,非常柔;可它的每招每式,不是攻就是守,处处暗藏杀机。这就是它的刚。

第五:从哲学的层面上看,它是以自然形态出现的,如水、风、云等。它体现的是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老庄哲学。

它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如《孙子兵法》曾强调指出:“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它主张无为而治,继而无为无不为;它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因此,无是有的最高境界,柔是刚的最高境界。老庄哲学是《孙子兵法》的灵魂,而柔则是老庄哲学内涵的外化。

之所以这样说,基于以下两点:

第一:《老子》特别崇尚以柔弱胜刚强的智谋方针。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收束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想要废黜它,必须暂且兴举它;想要执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境地,是柔弱战胜刚强的机理所在。”

《孙子兵法》则说:“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军事实力强大的胜利者指挥部队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积水一样,一泻千里,所向披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从高处飞流而下的水,力量之大,以至于可以推动石头,这是气势的作用。”

柔弱的积水如果处在万丈悬崖之上,一旦决开,就能一泻千里,所向披靡;从高处飞流而下的水,其力量之大,以至于可以推动石头。这都是位能转化为势能的结果。这就是柔弱在特定情况下胜刚强的现实。这足以证明孙子继承了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智谋。

为什么这样说?这里还讲一个典故:

一次,一个学生请教老子关于柔和刚的关系问题。

老子张开嘴巴,往里面指指,问:“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答:“牙齿掉光了。”

老子又张开嘴巴,把舌头伸出来说:“再看看,看到什么?”

学生答:“舌头还在。”

老子说:“看明白了吗?这就是我的意思。我的话说完了,你走吧。”

牙没了,舌头还在。舌头比牙齿的寿命长。就是说:刚没了,柔还在。柔能长久,刚则短命。柔能克刚,柔能胜刚。这就是老子的答案。

第二,在《老子》和《孙子兵法》中,二者都对水情有独钟,各自的表述一脉相承。

《老子》是从水中体验道体、道性的。所谓“上善若水”,“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全书散发着水文化的气息。

《孙子兵法》则多次以水形喻兵势。如“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比喻巧妙,且极具神韵。

第三、在文风上,《孙子兵法》与《老子》一脉相承。

《老子》5000多字,是韵散交错,时或句式整齐、时或长短不拘的哲学诗,行文律动着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孙子不是文章家,却胜似文章家。《孙子兵法》6000多字,文字功夫已达到了无意为文而文采自见,高明而精微的境界。因此宋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认为:“《老子》《孙武子》,一句一语,如串八宝珍瑰,间错而不断。”

这三个方面的神似足以证明:老庄哲学是《孙子兵法》的灵魂,而柔则是老庄哲学内涵的外化。

好,这一次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讲学习《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的粗浅感悟之二。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7日 下午9:18
下一篇 2022年4月17日 下午10:03

相关推荐